他善于把深奥、抽象、静态的免疫学理论转化为幽默、简明、活跃的“图画”而易于理解;他善于集思广益,为打造优秀的医学实验室呕心沥血……学生们说他是好老师,也是好朋友。他就是医学院的丁建中教授。 ;
三尺讲台 ;敬业育才 ;
医学免疫学教材涉及很多与生理学相关的内容,严谨的理论体系、繁杂的专业符号……让许多初次接触这门课程的同学“头晕目眩”。 ;
为了在有限的课时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丁建中建立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艺术:每次新版教材发行后,他作为课程负责人便会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比较新、老教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精心编制授课教案和琢磨教法。 ;
为了使省级精品课程《医学免疫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他在教学中大力推行改革,“坚持服务临床实际需要的一条主线”,实施“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扩展模块”三个模块的授课策略。在每年的新课讲授前,他与同学们“约法三章”:师生必须坚持按时上课,老师保证按时下课;坚持专业教学内容与传授学习方法同步;老师在课堂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必须带“请”字,学生回答问题时有三个字即“不知道”不能说,否则老师有权要求该学生重修该课程。 ;
他坚持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基本知识点的复习,通过列出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重大医学事件或临床病例为新课教学作铺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都为他能随口说出新教材里几十处重要理论与图表内容的页码感到惊讶…… ;
他坚持亲自审订每年的实验教学项目与计划,坚持带本科生的专业实验课。为了训练学生严谨的实验纪律,他要求学生必须穿整洁的工作服才能进入实验室;为了养成良好的职业卫生习惯,凡在实验室随地吐痰者必须在全体参课师生面前检讨;为了不让尘埃影响实验教学,上实验课时“吊扇”成了“摆设”。他鼓励学生自主操作,对学生完成的所有实验结果他都亲自“验收”……因此严格训练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也成为他们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课题”的“诱导剂”。 ;
同学们说,上丁教授的课自觉出勤率最高,丁教授的教学质量也堪称优秀。 ;
; ; ; ;丁教授主持的《医学免疫学》2009年获评“湖北省精品课程”后,2013年又获评“湖北省来华留学英语授课精品课程”。主持的“依托省级实验教学中心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12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2013年连续两届被邀担任“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高校组)”评委,在同行中享有良好声誉。 ; ; ; ;
天道酬勤 ;收获快乐 ;
针对中医六淫病因病机理论的宏观、抽象而缺乏物质基础研究的重大难点,自2004年起,丁建中加盟了其导师领导的研究团队,选取了中医界敏感的“燥邪”病因病机作为“创新”研究领域。 ;
为了模拟秋季的“温度—湿度—风”量化气候指标,他曾三度去武汉市、郑州市气象局向专家请教。在反复试用6种国内外仪器后,筛选的国产仪器能够建立稳定的模拟外燥“温度—湿度”量化气候环境。 ;
为了选取既符合中医的经典理论、又具有现代医学组织细胞学基础与量化检测特征的相关指标,他带领团队相继完成了繁重的燥邪病因病机理的文献理论,完成了两个品系3000只小鼠、近5万份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为了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他习惯了利用实验间隙吃盒饭、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打个盹。双休日、节假日总能在实验室看到他和研究生们忙碌的身影…… ;
天道酬勤。艰苦、枯燥的研究终于带来了收获: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提出了“气道组织病理与肺泡超微结构、气道生物御邪屏障功能、血液流变学、气道液分泌与转运基因调节”4类、10种作为外燥伤肺的特征性评价指标;该原创性研究为阐析外燥伤肺、伤津病机,丰富六淫病因病机理论和指导外感燥证辨证论治提供了科学资料;完成的“外燥致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被评为“湖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且在该领域建立的丰富理论储备、系列研究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 ;
迄今,丁建中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合作指导了2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医学与哲学》等权威、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首次建立了外燥小鼠实验动物模型。2013年,“外燥伤肺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湖北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他还被受聘担任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评委、湖北省教育系列高级教授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成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协会常务理事。
掐指算算,丁建中已经工作38年了,这些年里,他始终坚守着教师的本分,也正是这种坚守,使他在近花甲之年仍然勤勤恳恳地耕耘在三尺讲台,在宁静的实验室里摆弄着各种仪器,思索着揭示六淫病因病机数据的内涵。
丁建中说,做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是快乐的;收获教学科研的成果,也是欢乐的。